在青少年成长的隐秘角落,校园霸凌如同无声的阴霾,侵蚀着纯真心灵与和谐校园的根基。2025年7月7日,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生态园林学院“绿美一夏”突击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青年智慧,深入茂南区红旗街道新林、建设及龙山三大社区,开展为期两天的“预防校园霸凌”主题公益课堂。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守护青春、播种希望的“护苗”行动,以专业设计、情感共鸣与深度互动,为社区儿童构筑起坚实的心灵盾牌。


上图:红旗街道新林社区(绿美一“夏”突击队拍摄)
创意导入,直击痛点:在新林社区的首场宣讲中,队员们匠心独运,选用广受欢迎的“海绵宝宝”卡通形象作为媒介。动画片段中熟悉的角色遭遇语言攻击与孤立场景,瞬间引发孩子们强烈共鸣。“派大星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海绵宝宝,心里会是什么感觉?”一个个开放式问题,如投入心湖的石子,层层涟漪中,校园霸凌的定义、常见形式(言语侮辱、社交排斥、肢体冲突、网络欺凌)及其带来的深层次心理创伤(自卑、恐惧、厌学)被清晰揭示,不再是抽象概念。
情景赋能,实战演练:知识普及是基础,能力提升才是关键。突击队精心设计了多套高仿真情景模拟剧本。“当你被恶意取笑绰号时,如何坚定回应?”“目睹好友被推搡,怎样智慧介入?”队员们化身“导演”与“陪练员”,引导孩子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在龙山社区规模达40人的活动现场,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观望,到积极举手参与演练。通过反复操练“冷静对视—清晰表达拒绝—寻求可信成人帮助”的标准化应对流程,以及安全有效的肢体防护技巧,抽象的应对策略内化为孩子们可随时调用的“肌肉记忆”。

上图:红旗街道建设社区(绿美一“夏”突击队拍摄)
游戏化机制,深化内化:贯穿活动的互动游戏,将关键知识点巧妙融入趣味抢答中。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争相列举“哪些行为是友善的?”“遇到困难可以找谁?”正向行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被反复强化,团队协作与相互支持的精神悄然生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活动特别准备了笔记本、标尺、书签、奖状和寄语便签等精美礼品。这些礼品不仅是对孩子们认真参与的鼓励,更寄托了对他们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

上图:红旗街道龙山社区(绿美一“夏”突击队拍摄)
青春担当:从社区实践到和谐校园的使命延伸。此次“绿美一夏”突击队的行动,是农林学子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社会服务效能的生动实践。他们在课堂中展现的组织策划力、沟通引导力、临场应变力,正是新时代青年综合素养的缩影。一位队员在活动后分享:“当看到孩子们从模拟演练中的不知所措,到能清晰说出‘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我要告诉老师!’,眼神里闪烁着坚定,那一刻,所有筹备的疲惫都化作了价值感。”这份源于实践的感悟,正是青春在奉献中升华的写照。
“绿美一夏”突击队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守护青春之花在阳光下安然绽放,就是当代青年献给时代最美的风景。
撰稿人:刘好,付月婷
二级学院审稿人:初审:许铭德;复审:黄永辉;终审: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