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圆满落幕。学院在本届赛事中首次入围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终审决赛,并与主体赛共同斩获6项三等奖。

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省赛获奖情况
本届赛事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及肇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省高校学子同台竞技。
聚焦“百千万工程”,服务乡村振兴
本届竞赛首次设立“百千万工程”专项赛道,旨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践。学院园林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师生团队报送的《花梨古道·非遗新肇——非遗复兴视角下的文明路商业街更新改造设计》凭借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脱颖而出,成功晋级该专项赛终审的阶段,彰显了农林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学科优势与责任担当。

师生团队在“挑战杯”省赛终审决赛现场
主体赛多点开花,创新成果获认可
在主体赛的角逐中,学院选送的8件作品中有5项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这些获奖项目涵盖农业技术革新、生态环保以及智慧农业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基于EwE模型的生态承载力评估及其对茂名海洋牧场生态评估和海域开发的启示》和《EwE模型在茂名澳洲龙虾养殖生态评估的初步应用》两项研究聚焦于海洋牧场生态承载力评估系统的研发。《青春视域:大学生短视频行为深度洞察研究报告》则以青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短视频使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和社会影响。《不同营养液对大麦和绿豆芽苗菜水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产吲哚金黄杆菌方法的建立》则从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前者通过实验优化水培技术,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后者则利用先进的生物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以赛促教,培育农林科创生力军
“挑战杯是检验育人成效的重要窗口。”赛事指导老师许铭德表示,“我们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引导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中厚植‘三农’情怀,让科研成果真正‘接地气、惠民生’。”
近年来,学院通过搭建科创实践平台、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持续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双创教育体系,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培育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据悉,本届赛事共吸引161所高校、逾20万名大学生参赛,收到科创作品3.6万余件。最终遴选出2074件作品进入省赛,831个项目进入终审决赛。参赛作品涵盖自然科学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本届竞赛还创新设立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推出线上云展。
稿件来源:校团委 撰稿:梁诗维 初审初校:张艳莉、冯胜宇、陈敏华 复审复校:吴礼荣 终审终校:陈列